《郑和下西洋》是一部由马骁导演,罗嘉良、唐国强、杜雨露等主演的电影。故事发生在大明洪武年间,讲述了少年马和被征入宫为太监,并成为燕王朱棣的随从的经历。 燕王朱棣胸怀大志,在守边岁月中历经磨炼,尤其是结识高僧姚广孝后,开阔了眼界。他与父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渐行渐远。在北平和边陲的日子里,马和逐渐成长起来,并打下了建功立业的基础。 然而,皇长孙朱允炆登基后开始削藩以巩固皇权,而首当其冲的就是燕王朱棣。为了生存,朱棣被迫装疯并遭受屈辱。同时郑和结拜姐姐宋莲芯也受到奸臣所害。面临绝境时,朱棣率领八百壮士起兵,在 靖难之役中争夺皇位。战争中,马和与姚广孝、张玉等人一样表现出色,尤其在郑村坝一役中勇救朱棣于危难,从此成为燕王的亲信。 朱棣登基后决心追求汉武唐宗的辉煌,并改变了禁海政策。他任命35岁的郑和为统率大明宝船队下西洋的钦差总兵官。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从南京、太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启程。这庞大的船队开始了长达28年的海外远航,既展示国威又寻求贸易机会。 朱棣是大航海事业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自船队出发第一天起,他就在陆地上指挥、控制并支持这个伟大的航程。他下令在江浙、福建、广东、湖北等地造船,并扩大了瓷器、丝绸和茶叶等商品生产。同时借助这次远航实施永乐中兴计划,编纂《永乐大典》,疏浚运河,并与姚广孝微服私访,恢复生产和民休息。徐皇后也励行节俭,并亲自劝桑。这些举措使国家迅速复兴,并为下西洋提供了物质保障。 郑和率船队第一次下西洋,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并命名了景弘岛、永乐群岛等地。此外,郑和船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打击大海盗陈祖义,他在南洋地区多年作恶不止,无人能制服他,导致大明与南洋航道不通。经过与陈祖义的斗智斗勇,郑和最终消除了这个威胁。大明宝船队访问了南洋、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国家和地区,在推行和平外交的同时迅速扩展了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响力,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南部海域建立起密切关系。 回到中国时,朱棣并没有因胜利而沾沾自喜。他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宣扬国威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而是决心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支撑起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航海事业。这一转变使得从皇上到百姓都开始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 在那个时代,海上航行实力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繁盛的海船象征着国家富强、技术发达和文化进步。随着郑和船队走向海外世界,朱棣不仅追求 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目标,还致力于开辟唐宋以来出现过的海上丝绸之路,并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广泛传播到东南亚和亚非大陆。 基于此基础,朱棣开始了一系列更为宏伟壮举。其中之一就是决定将北平改为北京,并下令大规模修建新京城(即今天的故宫),基本保留了明初打下来地基。 郑和在与西洋诸国交往中始终坚持以德服人、不欺凌弱小。他在经济方面厚待对方并给予各种好处,树立起泱泱大国的风范。在当时的世界上,大明船队发挥了一个大国维护地区和平的作用。郑和率领船队与阿拉伯人、波斯人、欧洲人广泛开展贸易,并在马六甲、忽鲁谟斯等国建立货栈。 徐皇后去世使朱棣备受伤心,但幸运的是,大明船队再次归来,尤其是郑和将桀骜不逊的亚烈苦奈儿带回大明并听候朱棣裁决生死时,朱棣以中华文明处理此案,并最终感化了这个凶暴之王……